•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教学科研单位
雅安校区
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机电学院 食品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 人文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体育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成都校区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草业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林学院 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资源学院 环境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都江堰校区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商旅学院 基础教学部
管理服务部门
党群部门
党政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巡察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教师工作部 学工部 研工部 武装部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研究生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科技管理处 乡村振兴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人事处 财务处 审计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基本建设处 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 离退休管理处 保卫处 后勤管理处 都江堰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服务部门
图书馆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后勤服务总公司
Responsive image

ENGLISH

搜索
导航菜单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成都校区 都江堰校区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服务部门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通知公告

导航菜单

开云买球·(中国)官方网站中心

  • 校园开云买球·(中国)官方网站网
  • 开云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要闻速递
  • 综合开云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聚焦
  • 时政·理论
  • 视频开云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师生信息

信息中心

  • 通知公告
  • 招标公告
  • 学术信息
  • 文件通览
  • 信息公开
  • 成果转化
  • 科研动态

用手机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继续阅读本页面

关于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有关事项的通知

 校内各有关单位及个人: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正式发布《关于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和《2025年度项目指南》,结合学校实际,现将2025年度申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一、近两年主要变化的政策

(一)从 2025年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分为A类和B类两个亚类,其中A类申请条件与往年一致,B类专门用于资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除原有条件外,对于A类项目,申请人当年1月1日未超过55周岁[197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骨干成员以中青年为主,不多于5人。对于B类项目,申请人和骨干成员申请当年1月1日均未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骨干成员不多于3人。

(二)面上项目无特殊规定。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包括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2025年可以继续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

(三)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

对于试点分类评审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结合申请人所选择的研究属性,组织专家进行分类评审。

(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同年申请和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延续资助项目和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合计不得超过1项。正在承担及资助期满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延续资助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二、项目申请

(一)项目类型

2025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等。

(二)申请材料提交方式

申请书(请使用最新版本)一律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人应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并将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凡是只选择到学科一级申请代码的,一律不予受理。

(三)申请人与主要参与者

1.申请人相关要求

①申请人需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推荐信作为附件上传)。

②依托单位非全职聘用的工作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科学基金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如实填写在该依托单位的聘任岗位、聘任期限和每年的工作时间。

③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申请截止日期时尚未获得学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但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受聘单位(不含港澳地区依托单位)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人员不得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应当提供导师同意其申请项目并由导师签字的函件,说明申请项目与其学位论文的关系,以及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并将函件扫描件作为申请书附件上传。受聘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

④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分其他类型项目(由相应项目指南确定)。

⑤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2020年1月1日后)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须在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须以附件方式在线提交加盖依托单位法人公章的《结项证书》电子版扫描件,办理相关手续,请联系王洪,QQ:505881239,电话15208342465)。同一年度作为申请人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者,不得作为申请人申报管理科学部项目(G字头申请代码)。

⑥申请人在提交项目申请前,应就申请材料全部内容征得主要参与者和合作研究单位同意。

2.主要参与者相关要求

①申请人填写主要参与者时不再列入学生,只需将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填入总人数统计表中。

②申请人应提前通过信息系统邀请主要参与者在线填写个人简历,并上传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主要参与者PDF版个人简历文件(注意:请使用最新生成的版本)。未按要求上传主要参与者简历的将无法提交项目申请。对于个人简历中的代表性论文,应上传公开发表的全文PDF电子版;代表性专著应上传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PDF扫描件。

③主要参与者中如有申请人所在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其所在境内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合作研究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境外单位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申请人应在线选择或准确填写主要参与者所在单位信息。

(四)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的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除外;联合基金项目中,同一名称联合基金为同一类型项目)。

2.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3.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同一组织间协议框架下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2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200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主要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专项项目(特别说明的除外,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除外)。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上述类型项目数合计限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和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上述类型项目数合计限2项。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2019年(含)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2020年(含)以后批准(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2022年(含)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2023年(含)以后批准(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原来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原来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且不计入。

5.除特别说明外,申请当年资助期满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6.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后计入。

7.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得资助后计入(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五)作为项目负责人限制获得资助次数的项目类型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同类型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仅能获得1次资助。

2.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同层次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仅能获得1次资助。

3.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自2016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累计不超过3次,2015年以前(含2015年)批准资助的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计入累计范围。

(六)合作单位

1.每个申请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特殊说明的除外,合作单位无论外拨经费与否,建议上传合作协议盖章扫描件)。

2.合作研究双方应当在计划书提交之前签订合作研究协议(或合同),并在《预算说明书》中对合作研究外拨资金进行单独说明。

3.合作研究的申请人和合作方主要参与者应当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分别编制预算(简称分预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申请人汇总编报预算。其中,申请书阶段的分预算需经合作方主要参与者在预算表空白处签字。分预算无须提交,留在课题组存档备查。

4.经双方协商约定不外拨资金的合作研究仍需签订合作研究协议(或合同)、可不分别编制预算,但须在《预算说明书》中予以明确。

(七)科研伦理与科技安全

涉及科研伦理与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项目申请,申请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并按照相关科学部的要求上传相应附件材料的电子扫描件(附件2和3,办理相关手续,请联系肖熠,QQ:65741270,电话18628180645)。

(八)科研诚信

基金委不断强化科学基金科研诚信建设,防范和遏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的科研不端行为,具体说明及要求详见《申报指南》。

(九)组织申请

1.新建账号。各院所室科研秘书老师可根据自己单位情况自行在系统新建账号,但需将新建名单(附件4),于1月24日24:00前,发送至科技处项目科备案,指定邮箱为cnxmglk@163.com。

2.截止时间。由于临近截止时间系统网络卡顿严重,所有申请书上报截止时间为3月15日18:00,过时概不提交。

3.审核时间。本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面上项目均由各院所室自行审核,第一次形式审核时间为3月1日-3月8日,期间将有不超过8天时间关闭提交功能,审核完毕后重新开放供修改完善;第二次形式审核时间为3月9日-3月12日;第三次形式审核时间为3月13日-15日。

4.不接受个人申请。由各院所室评审及形式审核后,于3月1日18:00前将申请名单(附件1)盖章扫描件及EXCEL版发送到指定邮箱cnxmglk@163.com。非申请名单内人员概不提交。

5.申报书需退回时,请联系本单位科研秘书老师,具体名单请详见附件5。

四、联系人及地点

雅安校区:

综合楼527办公室:周伟18981606786

成都校区:

一教617办公室:周伟18981606786;薛成18981969325;

温馨提示:请各位申报人认真阅读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5/qy/)。

 

附件:1.申请名单.xlsx

2.生物安全责任承诺书.doc

3.动物实验福利伦理审查同意书.doc

4.新建账号名单.xls

5.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秘书老师名单.docx

 

科技管理处

2025年1月18日

 

雅安校区
  •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邮编:625014
  • 电话:0835-2882232
  • 传真:0835-2883153
成都校区
  •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邮编:611130
  • 电话:028-86290101
  • 传真:028-82652669
都江堰校区
  • 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 邮编:611830
  • 电话:028-87133509
  • 传真:028-87133366
普通本科招生咨询电话
  • 028 - 86290999
  • 028 - 86291999

Copyright © 2020 开云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06192号-5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 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乐竞平台-乐竞(中国) |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 乐竞平台-乐竞(中国) | 完美体育-完美体育集团有限官网 | 开云手机版app-开云(中国) |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登录界面 | 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_开云(中国) |